忻州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

忻州景点

[切换城市]
忻州站> 忻州旅游> 忻州景点
  • 菩萨顶
  • 介绍:菩萨顶(满语),位于五台山台怀镇中心区的灵鹫峰上,相传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,当地俗称真容院或大文殊寺。寺庙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(471-499年),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将菩萨顶由青庙(汉传佛教寺庙)改为黄庙(藏传佛教寺庙),并从北京派去了住持喇嘛。清康熙年间,向该寺授“番汉提督印”,从此菩萨顶的主要殿宇铺上了代表皇权的黄色琉璃瓦,山门前的牌楼也修成了四柱七楼的形式,自此菩萨顶成为了清朝皇室的庙宇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风景区台怀镇内(显通寺东北约500米)
  • 宁武关
  • 介绍:????位于宁武县城区,始建于明宪宗成化年间,是为了抵御北方蒙古族的入侵而修建的。宁武关原先周长约2公里,成化十一年扩建,周长增至3.5公里,另在其上建了一座城楼,四同增设敌台炮楼,使关城更加雄伟坚固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宁武县城区
  • 南台锦绣峰
  • 介绍:锦绣峰即南台,也称仙花山,五台山五大主峰之一。今南台位于台怀镇南20公里。五台山其它四台为连绵起伏的一列山脉,唯南台另为一峰。台顶高度海拔2485米,属五台之中较低的一座。远望山形,犹如一匹卧马。立于山巅,又觉站在覆盂之上,台顶面积200余亩,建有寺庙普济寺,主供智慧文殊,属文殊菩萨五大化身之一。南台山系旧有宗教灵迹21处,分别为仙花山、普贤塔、古南台、古罅与神龟、石城、白龙池、插箭岭、万木坪、龙宫圣堆、圣钟山、圣僧崖、古竹林、臆阳岭、志公洞、法华洞、七佛洞、千佛洞、金阁岭、天盆谷、蛇沟、海螺城。古人咏诗赞南台说:“南台孤耸隔诸台,极目氤氲瑞气开。花满重岗堆锦绣,岩藏湿雾锁莓苔。千寻宝刹摩云出,百道飞泉带雨来。欲证菩提何处是,暂从法地一徘徊。”
  • 地址: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风景区内
  • 南山寺
  • 介绍:南山寺位于五台山风景区内,离台怀镇大约2公里。整个寺院依山而建,共有殿堂窑房300余间,占地6公顷,是五台山规模最大的寺院。南山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气魄、石雕和泥塑。来到山门前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影壁,五台山的寺院大多有影壁,要数南山寺面这面影壁最大。影壁后面,是以宏伟宽大闻名的108级台阶,沿着台阶走到尽头,会看到一座全部以白石雕刻的牌楼,非常气派。
  • 地址:五台山风景区内,距离台怀镇约2公里
  • 南禅寺
  • 介绍:南禅寺,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,当你踏入南禅寺,就犹如进入一座唐代艺术殿堂,无论是建筑,还是塑像、砖雕,都是稀世国宝。南禅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——大佛殿。是五台山古建筑中最为古老的建筑。根据大殿横梁上题记可以确定,大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(公元782年),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?大佛殿是南禅寺的主体建筑,共用十二根檐柱支撑着庞大的殿顶,大殿的墙身并不负重,只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。四周檐柱柱头微微内倾,四个角柱稍高,使得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,屋脊两端装饰着鸱吻。大殿既稳固又俏丽,结构简练,具有典型的中唐时期大型木结构建筑风格。在大殿内还可以欣赏到唐代的塑像。大殿中央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,两旁是文殊、普贤二位菩萨,其余为大弟子阿难和迦叶及护法天王等群像。无论是骑狮子的文殊菩萨或乘大象的普贤菩萨,还是肃立的阿难和迦叶、威猛雄壮的护法天王,个个神态自若,表情逼真,塑像的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彩塑如出一辙。在佛坛的四周,还嵌有唐代砖雕几十幅,都是唐代砖面浮雕艺术杰作。南禅寺内还有两块石雕狮子和石塔,也是唐代的遗物。一块是卧狮,另一块是“二狮相对”的形态;石塔高约半米,共分五层,第一层四周刻满佛教故事,四角各有一座小塔,其余各层都雕有佛像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
  • 龙泉寺
  • 介绍:传说很久以前九龙作恶,文殊菩萨施行佛法把它们压在附近这九道山岭之下,在这眼泉水底部还可看到九条小龙的影子,所以被命名为龙泉。泉旁古刹便取名龙泉寺。整个寺庙坐北朝南,布局巧妙,共有殿堂160余间。寺中轴线上排列有三重大殿:天王殿,观音殿,大雄宝殿。
    登上台阶,山门前就是一座三门四柱的石牌坊,牌坊全部用汉白玉镂空雕造而成,上面雕满了飞龙、宝境、玉壶等图案,玲珑剔透,工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。这座牌坊前后整整花了10年时间,是近代石雕艺术中的珍品。
    牌坊下的台阶底部,有一座细磨青砖照壁,照壁正中嵌的汉白玉石雕,可看成一幅五台山主要寺庙示意图,构思巧妙,刻工精细,堪称一绝。
    在中院的祖师殿前有一座墓塔,是为五台高僧普济所建,通体为汉白玉所筑,造型精美,亦为龙泉一绝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五台山台怀镇东沟北的山岭下
  • 灵应寺
  • 介绍:灵应寺位于五台山北台,创建于隋代,内置石碑记载了历代对灵应寺的兴建等情况。沿山门向北为北极玄宫,即灵应寺过殿。殿顶的瓦是黄绿色琉璃瓦,砌成棋盘形。门额巨匾上书∶毗卢真境,为康熙八年(1669年)立,原殿内正面有韦驮菩萨像,韦驮菩萨四周有坐佛八尊。正殿为三间石洞,内供无垢文殊菩萨。2001年,灵应寺再度扩建和维修。新建文殊殿五间、龙王殿三间及石牌坊一座,均为汉白玉石砌筑。大殿单檐歇山顶,门窗拱券,前置廊,门前左右各置石狮一尊,左右偏殿为悬山顶,廊间柱头饰以石制斗拱,整体设施简洁明快,稳重大方。龙王殿置於两米高的高台上,面阔三间,拱卷式门洞,也是单檐歇山顶。殿前有汉白玉石雕护栏,护栏栏板浮雕各种各样的花卉、草叶纹饰,极为壮观。隐峰塔在龙王殿东、是北台顶一大灵迹,是为纪念唐代高僧隐峰禅师而建的。隐峰禅师,俗姓邓,今福建省邵武人,唐代著名高僧,经常冬居衡岳,夏处清凉,其圆寂後,後人将其火化,并取之舍利,在北台顶建塔藏之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风景区北台上
  • 灵鹫峰
  • 介绍:灵鹫峰是五台山台怀镇内的一座名山,往往作为五台山的代称。灵鹫一词,来源于古印度。古印度有一座山,因山形似鹫,山中又多鹫,认为有灵气,称为灵鹫山,略称灵山。灵鹫峰即飞来峰,高168米。相传东晋咸和初年,印度和尚慧理云游到此,看到这座嶙峋石山,认为很像印度灵鹫峰,说“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出之小岭,不知何以飞来?”此后,他就在这里建寺,名灵隐,将寺前石山称飞来峰。飞来峰在地质构造上属石灰岩,与周围群山迥异。无石不奇,无树不古,无洞不幽。怪石嵯峨,古树繁茂,且洞壑遍布,传说有72洞,大多已经湮没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风景区内
  • 金阁寺
  • 介绍:金阁寺位于五台山南台之北,中台之南,除五座台顶的寺庙建筑外,金阁寺所处的地势最高,海拔1900米。金阁寺始建于唐代宗年间,是由印度来华的三藏法师不空主持修建的。该寺铜铸为瓦,瓦上涂金,整个寺庙金光灿烂,又因这里是不空法师开讲密宗的道场,所以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声誉。金阁寺各殿中塑像共有1000多尊,是五台山佛教塑像最多的寺院。金阁寺现存的寺庙建筑及塑像均为明、清、民国复修,共有殿堂160多间。寺院布局为两处大院。前院耸立着一座重檐歇山顶的高大楼阁。内供高17.7米的千手(实有48臂)观音铜像,这是五台山最高大的佛像,在国内也仅次于西藏日喀则和河北正定的大铜佛像。铜佛为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(1555年)所铸,民国时,有信徒将铜佛施以薄泥贴金,即成现在金佛。铜佛通贯两层,下层铜像身旁为两尊高大的胁侍像,右女左男,男的手抱宝剑,传说为观音的父母“妙庄王夫妇”。千手观音站坛的西南壁角,还塑有诏令建造该寺的唐代宗李豫像。殿阁内左右柱下有两个一米高的石柱砖,为圆形中间束腰上下卷莲瓣形,是唐代遗物。殿阔上层,可见观音铜像的上身部分,两侧又有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塑像。前院东西两侧配以数十间楼房,北例有下层十九眼石破窑洞、上层十九间木构建筑的楼殿,一字排开,十分雄伟。下层的窑洞为僧舍,中间的一眼窑洞内砌石台阶,通向二层楼殿和后院。楼上十九间分别为十二圆觉菩萨殿,五百罗汉殿、地藏殿、药王殿、玉皇殿、三皇殿、送子观音殿。药王是过去佛。玉泉是道教所称天上最高的神,又称玉帝。后院立有大雄宝殿五间,内供三佛:释迥牟尼佛、药师佛和阿弥陀佛,两旁有十八罗汉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内
  • 集福寺
  • 介绍:集福寺位于台怀中心区以北,距台怀寺庙集群区一里许,坐落在通向鸿门岩的公路边小坡上。该寺占地面积五千六百平方米,有殿堂僧房八十余间。集福寺又名洪泉寺,创建于清代,属于喇嘛庙,寺宇建筑呈西藏式格局。殿分三进,第一进是天王殿,面阔三间,单檐歇山顶,左右配钟鼓二楼。第二进大殿是该寺的主殿,面阔三间,单檐四阿顶,殿周四出廊,殿额上有板画,殿檐阴影部分彩绘有龙凤等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风景区内
  • 广宗寺
  • 介绍:位于五台山台怀镇营坊村山腰。沿灵鹫峰小山脊的石台阶继续登高,路过的第二处寺院叫广宗寺,该寺的天王殿就在路边。广宗寺俗称铜瓦殿。该寺背依灵鹫峰,面临台怀诸寺,规模虽小,但布局严谨,列为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。广宗寺计有殿堂楼房二十八间,布局小巧紧凑。紧挨道边的天王殿正中,供有弥勒菩萨。弥勒菩萨为铜质,造型很好,那盘腿打坐、大腹下附、满脸堆笑、乐观无忧的样子,使人观后受到感染,与大肚弥勒菩萨对笑不已。穿过天王殿,面迎铜瓦殿。大佛殿位居正中,因殿为铜瓦盖顶,以固千年,观之浮光耀金,引人注目,故称铜瓦殿。是该寺的主殿,殿建三间,重檐歇山顶,原顶部为铜瓦铜脊,现留铜脊和少部分铜瓦。木建大殿,上覆铜瓦,在五台山寺庙中仅此一处。殿内佛坛上立木制方格,供有上下两层圣像。下层三尊是铜铸“两方三圣”,正中为阿弥陀佛,两侧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。佛家称西方极乐世界有主佛阿弥陀,身旁有胁侍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,是人死后“往生净土”的地方。上层三尊圣像为泥塑,正中为释迦牟尼佛,两侧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。大殿两壁供有铁铸十八罗汉。后壁两角分别供有药师佛和阿弥陀佛。正殿内不太宽阔,供有如此多的圣像,使人感到“琳琅满目”。正殿前内额挂有康熙御匾,上师“云嵋”二金字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风景区内
  • 广济寺
  • 介绍:俗称西寺,创建于至正年间,明清曾进行局部维修。寺门紧临大街,院内东西配殿奉观音,地藏二菩萨,正中为弥陀殿,最后为大雄宝殿五楹。大雄宝殿和殿内塑像保存尚完好。殿为五开间悬山式,殿内只用两根金柱,空间面积异常宽阔。殿内有佛,菩萨,第子,金刚等塑像,两侧分别架麟,狮,象,都是元代佳作品。殿前唐代八角形石幢,高约4米,座上镂以石狮,幢身雕有佛像,顶部覆以宝盖,刀法简洁,形制石朴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风景区内
  • 佛母洞
  • 介绍:佛母洞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洞,也叫千佛寺、千佛洞、父母洞,是供奉释迦牟尼的洞。佛母是指释迦牟尼的生身之母,叫摩耶夫人。她是古印度天臂国善觉王的女儿,迦毗匀卫国净饭王的第一夫人。千佛洞洞深17米,分内外两洞,外洞大而明,内洞小而幽,中间有一个扁圆形孔穴相通。内洞中,可以容纳五至七人。内洞的洞壁上,山岩经水溶化,产生许多乳石及石笋,夹有各种色质,犹如人体心肝五脏,洞形又呈葫芦形状,后人称为母腹。佛教宣扬进入小洞就是投胎佛母,受其恩育,复出小洞就是洗掉人生一切烦恼,获得无上欢乐幸福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
  • 黛螺顶
  • 介绍:黛螺顶(寺),位于台怀镇中心寺庙群区以东,位于陡峭的半山脊黛螺顶上。黛螺顶(寺)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“小朝台”。五台山的五座台,各有一尊文殊菩萨法像,人们将转遍五座台顶,朝拜五尊文殊菩萨像成为“大朝台”。但要做到“大朝台”,需要较强的体力和充足的时间。黛螺顶把五座文殊菩萨像复制塑造后,集中在一起,来到这里朝拜了五座文殊菩萨像,等于转遍了五座台,所以叫“小朝台”。前往黛螺顶可以步行,也可以坐索道。步行有两条路,一般游客会选择一条叫“大智路”的台阶路,一共有1080级台阶,全长约500米,信众们相信,这是条通往智慧的道路,走过这条道路的人都能聪明,能增长智慧。还有山北的一条登山路,相比较有些绕远路,但比较平缓。沿着台阶路登顶之后,就看到了黛螺顶的牌楼、石狮和山门了。黛螺顶(寺)的中轴线上由西向东依次有天王殿、旃檩殿(站坛殿)、五文殊殿和大雄宝殿。在旃檩殿内,你能看到一尊站立在佛坛之上释迦牟尼佛像,而不是常见的盘坐模样。五文殊殿内还供奉有五个文殊菩萨像,分别为孺童文殊、无垢文殊、智慧文殊、聪明文殊、狮子吼文殊。在黛螺顶上,遥望四周,你能看到南、西、北、中四台和台怀镇中心区的众多庙宇,如:塔院寺、菩萨顶、显通寺和万佛阁等。?距离黛螺顶下方几十米处(登大智路时经过这里),有一座寺庙“上善财洞”,是善财洞的另一部分,上善财洞里面有一处“尸陀林”,是一座很大的墓地,里面埋葬了很多在五台山出家的僧人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内
  • 碧山寺
  • 介绍:碧山寺始建于明英宗年间,是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寺。所谓十方,是指凡出家僧人和四方居士到此,都可以免费食宿,如果从这里启程时缺少路费,寺内还会周济一些。所以很多朝山教徒都把这里作为必朝之地。碧山寺建筑宏伟,环境幽美。寺区林荫蔽日,寺前流水潺潺,景色绝佳。寺内共有屋宇五十余间,文物珍宝不少。其中毗卢段,又称雷音宝殿。殿内正中供毗卢佛,两壁供十二菩萨,左壁从后墙角向门窗前依次排列妙德、普眼、弥勒、威德自在、净诸业障、圆觉六菩萨;右壁从后墙角向门窗前依次排列普贤、金刚藏、清净慧、辩音、普觉、贤善首六菩萨,门两边各立一尊金刚,所有菩萨的后背都饰有灵光,妙德和普贤二菩萨身边又有待理菩萨,殿内设置显得庄重而有气派。寺中最珍贵的当数“缅甸玉佛”和“华严经字塔”。缅甸玉佛,现安置在寺中的戒坛殿中。“华严经字塔”长6.1米,是一幅写在白绫子上的佛经字塔。悬挂起来一看,宛如一座七级玲珑宝塔,飞檐风铃,犹如工笔画成。近前细看,方知是由绿豆大的楷书毛笔字组成。全塔正好写了一部《华严经》,计600043字。是由许德兴沐浴焚香用了十二年时间书写而成的。这幅华严经字塔现在陈列在显通寺的后高殿内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风景区内
  • 北台叶斗峰
  • 介绍:五台山北台名为叶斗峰,以惊险取胜,位于台怀镇以北5公里,海拔高度为3058米,面积达400余亩,是五台山中之最高峰,也是华北地区最高峰。世称“华北屋脊”远望其山巅,呈马鞍形,佛教喻为一身双头的共命鸟。台顶气候异常寒冷,通常9月见雪,4月解冻,台背阴面有常年不化的冰雪,称之为“万年冰”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风景区内
  • 石门悬棺
  • 介绍:石门悬棺位于宁武城西70公里处小石门村西极为幽僻的山谷内。峡谷深处有一个幽僻的巷弯,入口石壁如门,巷内林木葱翠。石门悬棺是长江以北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处崖葬群,极具考古研究价值。环顾石门内的石壁,并非危岩高耸,而仅有10至20多米之高,皆上下陡直光滑,壁顶覆盖着绿树灌丛,石壁上悬挂的木棺,有嵌在岩洞里的,也有露在石壁外的,有用木桩支撑,也有用铁链吊捆的,既有一棺独悬,也有双棺并列的,距地面高度不一,但皆能看得非常清晰,数数竟有11具之多。此外,在石门周围一带的山壁上,还有零星的悬棺分布。悬棺多在石崖石洞等避水阴凉干燥处,距地面高度高低不一,有近百米,数十米,十数米高的不等。石门悬棺的悬葬方式大致可分为洞穴式、悬吊式、悬桩式、栈道式。洞穴式是在悬崖高处的天然石洞或人工石洞里放置棺材;悬吊式是在悬崖高处用铁链将棺材吊挂起来;悬桩式是在悬崖上凿洞,平插上木桩,将棺材搁到木桩上;栈道式是在悬崖中间凿孔插桩,铺成一个微型栈道,将棺材搁在栈道上。如果说四川珙县麻塘坝悬棺群以200多具的规模在数量上稳居全国第一,而石门悬棺则因包含了栈道、崖缝、桩崖、悬吊、洞穴等多种类型,在品种上名列华夏第一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宁武县东寨镇思源大街红绿灯正北1公里
  • 马仑草原
  • 介绍:马仑草原海拔2721米,面积6000多亩,形成于75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,与芦芽山南北相望,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亚高山草甸之一。这里牧草肥沃,是历代帝王牧养战马的基地。马仑草原被网友称为悬在空中的鲜花草原。草原将草甸、森林、高山、峡谷、奇松、怪石、长城、将台、基塔融为一体。春末夏初,星星点点的小花布满草原,将这里装扮成铺在空中的花毯子,散养的牛马群在这里悠闲地徜徉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宁武县东寨镇思源大街红绿灯正北1公里
  • 罗睺寺
  • 介绍: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和十方堂(广仁寺)之间的罗睺寺,原来是一座青庙(汉传佛教寺庙)。清康熙四十四年(1705年),康熙皇帝为了巩固对蒙藏地区的统治,特别是为了“绥柔蒙古,大兴黄教”,又将五台山的一些青庙,改为了黄庙(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),其中包括罗睺寺。如今青海、西藏的喇嘛教信众来五台山朝拜,几乎都要到这里礼佛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风景区台怀镇内(显通寺和广仁寺之间)
  • 汾河源头
  • 介绍:汾河源头位于宁武县东寨镇西北约1公里处,据《山海经》云:“管涔之山,汾水出焉”,所以后人认为这里就是汾河水的源头。
    ???
    是三晋人民的母亲河。源头有一水塘,塘上石壁刻有“汾源灵沼”四字,自古以来就有三晋第一圣境之美誉。晋北古刹雷鸣寺因汾水从石崖下龙口喷出时声如雷鸣而的得名,庙宇依山而筑,宏大巍峨。每年四月初八举行古庙会,盛况空前。
  • 地址:忻州市宁武县东寨镇思源大街